拓孤之地(劫後書三之一)

NT $399.00
NT $300.00


以詩歌辨析文明的脈絡,遙祝永隔的靈魂,安放離散的身軀廖偉棠文學歷程代表作孤魂的傲氣與特立獨行,1922-2021的台灣人物 斜倚的島嶼是妳搖晃在轎中的小臉微倦的模樣搖晃的島嶼,一隻結繭的手扶穩 二〇〇二年時,廖偉棠曾進行鐵路環島旅行,愈少人下車的小站,他愈是花時間旅行和拍照。當時還是香港人的他才發現台灣有個詞彙叫「偏鄉」,也才察覺在台灣人熱情愛熱鬧的表面下,有種孤獨在擴散。「拓孤之地」,原名為「托孤之地」,從托孤到拓孤,孤獨被拓印下來,被拓展開來,像是拓荒者義無反顧地深入孤絕的荒原。廖偉棠用這本詩集,獻給台灣這塊土地上曾經燃燒自我,哪怕未見於史冊,依舊桀驁嶙峋的靈魂。拓孤之地,是《劫後書》系列的第一本,以台灣近代史為寫作主題,涉及文學、音樂、歷史、社會和政治。以詩歌形式再次詮釋台灣近代歷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自現代文學之父賴和開始,接連寫到呂赫若、江文也、蔣介石、柯旗化、雷震、羅曼菲、劉宸君……,一年一首,一位人物,逐步寫到當代。《拓孤之地》中,探尋了台灣與台灣人的關係和脈絡,廖偉棠提供了主流論述之外的另一層思考;既是本土化也是全球化的涉略與對話。廖偉棠也關注了在男性論述框架下時常被忽略的女性角色, 我們走進素描裡的島嶼我們輕盈如新削的鉛筆嗅聞著彼此鬢間木屑的清香拓描,天空的孤獨 本書特色在寫作計劃的最初,廖偉棠打算只寫兩人,滯留中國寫下台灣音樂的江文也;立志反攻中國卻在台灣終老的蔣介石。透過這兩位人物的對寫,勾勒出遺民的孤獨。最後發展成很長很長的一組組詩,從人物的選擇上,即可看出有許多不被主流論述提及的人物,甚至是連查詢資料都有困難。在他們孤單的人生裡,挖掘出人性的光芒。 本書獲國藝會創作補助


寫作 補助 香港 詩歌 文學 靈魂


香港 運動 閱讀 好書 洛杉磯 GOODREADS 文學 手機 博客來 小說 作者 重生 充電


猜你喜歡